歷史
石門鎮位於嵐皋縣城西部。相傳,早年有一僧背負鐵佛,先極輕,至該地忽重,不能移步,即在此建鐵佛寺。因此,曾叫鐵佛,後因境內橫溪河與嵐大公路交界處兩山壁立,形似石門,故改名石門。清代,嵐皋行政區劃為東、西、南、北4鄉,計50保,鐵佛寺為西鄉。中華民國(1912年),廢清制,設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5區,計32保,鐵佛寺為西區。1939年,聯保改鄉,設鐵佛鄉.。皋解放後,廢民國鄉鎮制。1949年12月始相繼設7區,鐵佛以區公所駐地命名為鐵佛區。1982年,省地名委員會批准鐵佛區更名為石門區,轄鐵佛鄉、立新鄉、榨溪鄉、八一鄉、小溝鄉。1996年11月,經省市縣委批准撤區並鎮,更名為石門鎮,將原石門區的鐵佛鄉、立新鄉、小溝鄉和官元區的紅光鄉劃並為石門鎮。原石門區管轄的榨溪鄉、八一鄉劃歸民主鎮和堰門鄉。
現狀
全鎮現轄16個行政村和一個社區居委會。總人口10864人,境內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山青水秀,物產豐富,民風淳樸。
經濟
石門鎮目前已基本形成了“四大基地”的產業格局。以紅光片為主的優質魔芋種源基地、以嵐大公路沿線為主的蠶桑養植基地、以集鎮周邊為主的畜禽養殖基地、以立新片為主的優質烤菸基地為石門人均年增收150元左右。另外,苦蕎、棗皮、綠色食品加工等小型產業也在該鎮良性發展。
榮譽
石門鎮先後被授予“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”,“全省教育強鎮”,市級“文明集鎮”等各類先進稱號20餘項。